欢迎来到北京橄榄树心理咨询服务平台

全国心理健康热线:400-050-8506   18613365201

1285015491

北京橄榄树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Beijing Olive Tree Education Consulting Co., Ltd

愈见橄榄,愈见幸福

全国员工

援助热线

186-13362501

24h全国

心理热线

400-050-8506

« 返回

校园霸凌之心理解析

2020-09-29

最近哔哩哔哩制作了一款中嘻哈音乐节目,说唱新时代,而其中一首《雨夜惊魂》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用暗黑表演叙述风格,演绎了校园暴力的场景,让校园暴力这个话题再次重现在我们的视野里。

校园欺凌和暴力犯罪在我国校园内屡见不鲜,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全球三分之一青少年曾遭受霸凌,在美国暴力甚至是小孩致死致残的原因。

作为施暴者的一方通常是易怒、受挫后无处排解或者内心极度敏感的未成年人,这类人往往缺乏同理心,有着较强的自尊心、嫉妒心或者报复心等扭曲心理。因为没有触犯到法律或者不够负法律责任的年龄,最终交回学校处理进行批评教育,很难从根本上帮助施暴者解决问题,重回正常生活。

校园暴力中的被欺凌者往往容易患上创伤后应急综合症,性格变得懦弱、自卑、抑郁、恐惧等,很多受害者在长大成人后,年少时被欺负的场景也会在脑海中重现,影响其精神生活。在上世纪美国就发生了震惊全美的科伦拜恩惨案,两名高中生由于受到了霸凌,同时有着非常大的社会压力的情况下,得不到尊重,在校园内射杀了13名同学,并最后饮弹自尽。

暴力.jpg

对此,我们可以看出校园暴力对欺凌者来说是一个影响整个人生的事情。那如何去减少校园暴力的发生呢?首先我们要审视家庭教育和外部环境。从根本上找到原因,从而解决问题。在家庭教育中要避免过度的溺爱,父母要有原则,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集体感;父母要避免过度的强势,要让孩子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能为自己做的事情负责,遇到问题能理性的寻找方法结局;父母不能忽视孩子的各方面需求,包括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要细心观察孩子平时的情绪和内心变化,正确引导孩子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更为重要的一点是父母要以身作则,生活中遇到问题要尝试理性解决,避免用粗暴手段处理问题。

外界环境包括社会立法和学校教育,国外在校园暴力这方面是有着明确的定义的,在立法上也有所体现,并以此为依据,让施暴者去明白他的行为是违法的并会受到法律的严惩,例如,2015年发生在美国加州的中国留学生凌虐事件,施暴者分别被判13年、6年和10年的有期徒刑,在德国则采用了人之初性本善的方法,让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接受善良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去减少矛盾发生的几率,在此借鉴国外经验的前提下,我们需要要创建一个让人感觉轻松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减少校园暴力的发生。

不管是社会还是家庭,我们都有责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状态,帮助孩子卸下心理亚健康这块“巨石”,呵护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