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历史!全线大涨!交易所紧急发声

2025-04-22 02:54:57 | 来源:觉不远里新闻网
小字号

见证历史!全线大涨!交易所紧急发声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黄金一路狂飙。  今日早间,黄金价格再度大涨,上期所黄金期货主力合约一举突破800元/克关口,创历史新高;现货黄金价格一度突破3380美元/盎司,再度刷新历史最高点位。A股开盘后,黄金股全线大涨,晓程科技一度冲击20CM涨停,鹏欣资源强势涨停。  与此同时,上海黄金交易所公告称,近期贵金属价格波动剧烈。请各会员提高风险防范意识,继续做好风险应急预案,维护市场平稳运行。同时,提示投资者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合理控制仓位,理性投资。  展望后市,多家机构认为,黄金价格或仍有上行空间,投资者对避险资产的配置意愿持续增强。在高盛的乐观情景假设下,若美国经济陷入衰退,黄金ETF的资金流入或将进一步提速,推动金价年内升至3880美元/盎司。  黄金飙涨  4月21日早盘,上期所黄金期货主力合约再度飙涨,一举突破800元/克关口,创历史新高,一度大涨超2%,今年迄今累计涨超30%。  受此影响,A股开盘后,黄金股集体大涨,晓程科技一度冲击20CM涨停,现涨超16%;鹏欣资源、潮宏基强势涨停,赤峰黄金、西部黄金、湖南黄金、山东黄金、中金黄金、山金国际等跟涨。  与此同时,现货黄金价格一度突破3380美元/盎司,再度刷新历史最高点位,现涨1.56%。  有分析称,随着投资者对美国资产信心下降,美元传统的避险属性正面临挑战,美元大跌为黄金价格带来支撑。  Capital Economics分析师表示,受美国频繁变动的关税政策影响,美元作为传统避险资产的地位正面临越来越多的质疑。  另外,“美国总统特朗普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事态进展也对国际黄金造成了扰动。  有媒体爆料称,特朗普数月以来一直在私下研究解雇鲍威尔,但其团队内部对此意见不一。上周五,白宫方面证实,特朗普及其团队正在研究能否解雇鲍威尔。  在高盛的极端情景预测中,一个“听话的美联储”将屈服于政治压力,不顾通胀风险而大幅降息,这将导致对美元体系信心的崩塌,进而推动金价飙升。  当美联储的决策不再基于经济数据而是基于白宫的政治需求时,黄金将被作为避险资产疯抢。高盛指出,历史上每当中央银行失去独立性时,都会导致法定货币信心危机,金价因此大幅上涨。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家Barry Eichengreen表示:“全球对美元的信任和依赖是在半个世纪乃至更长的时间里建立起来的,但它可能会在眨眼之间消失。”  后市如何演绎?  在美国经济衰退担忧加剧和全球贸易摩擦升温的背景下,多家机构认为,黄金价格或仍有上行空间,投资者对避险资产的配置意愿持续增强。  美银调查显示,高达82%受访基金经理预计全球经济将走弱,创下30年来的历史新高,全球股票配置降至2023年7月以来的最低点,“做多黄金”取代了持续24个月的“做多Mag7”,成为当前最拥挤的交易。  与此同时,在全球央行购金需求创历史新高之际,资金也大举流入实物黄金支持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进一步推动金价持续走高。  中信建投期货贵金属分析师王彦青指出,驱动金价上涨的核心逻辑在于,美国新一轮关税政策正阻碍全球分工的供应链体系,同时破坏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当人们使用美元会承担更多成本时,市场对美元的信任度及需求就会降低。考虑到黄金仍然是各国央行外汇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无货币信用受损的担忧,在“去美元化”的趋势下,黄金需求将大大增加,为黄金价格带来持续支撑。  中泰证券指出,“对等关税”持续加码,受避险需求影响,黄金价格持续上涨。中长期来看,十年期美债的真实收益率处于过去十年的高位区间,美国经济逐步走向滞胀,美元信用体系的重塑已经成为趋势,金价有望持续走高。  瑞银全球财富管理首席投资官Mark Haefele表示:“适度配置黄金,已被证明能有效对冲贸易不确定性带来的冲击。”他预计,尽管金价已强势上涨,但仍有进一步上行的潜力,“我们的基准预测是,今年金价有望升至每盎司3500美元。”  高盛分析师Lina Thomas及其团队表示,目前黄金价格依然具有吸引力,并称本轮上涨“具备结构性支撑,短期内较少面临剧烈抛售风险”。  高盛报告指出,本月金价的主要拉动力量来自亚洲官方机构买盘。“因此,我们认为当前金价尽管已显著上扬,但当前价格仍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入场点,预期金价年底目标价为3700美元/盎司。”  在高盛的乐观情景假设下,若美国经济陷入衰退,黄金ETF的资金流入或将进一步提速,推动金价年内升至3880美元/盎司。  但也有机构提醒投资者注意黄金价格高位回落的风险。金瑞期货贵金属研究员吴梓杰认为,近期国际金价的大幅上涨,更多是投资者对市场恐慌和不确定性的过度反应,待基本面相对平稳后,同样会增加价格回调的风险。个人投资者需要在市场过热时保持理性,避免盲目追涨。


(责编:admin)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