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上会被否,如今重启IPO

2025-04-28 07:08:51 | 来源:一改养夜新闻网
小字号

两年前上会被否,如今重启IPO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中国证监会官网披露,思必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思必驰”)日前向江苏证监局提交了IPO辅导备案申请,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  2023年5月,思必驰冲刺科创板IPO上会被否,上市之路就此终止。  此次是思必驰二次冲刺A股IPO,思必驰也展示了全新的形象——公司结合全链路对话技术,构建了分布式大模型智能体系统,并在会议办公、智能汽车、智能IoT等三大场景实现快速落地,助推公司营收持续增长。  折戟科创板 二度冲刺IPO  公开信息显示,思必驰成立于2007年10月,注册资本3.9亿元,法定代表人高始兴,公司无控股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高始兴和俞凯,其合计控制公司33.9601%的股份。  事实上,这是思必驰二度冲刺IPO。  上交所官网披露,2022年7月15日,思必驰申报科创板IPO获上交所受理。2023年5月9日,上交所官网显示,上市审核委员会召开2023年第34次审议会议,根据审议结果,思必驰(首发)未通过。  当时,科创板上市委会议现场问询的主要问题有两个:其一,结合核心业务的市场竞争格局、核心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布局、核心技术的科技创新体现、核心技术与主要产品的升级迭代周期和研发储备等,对比同行业可比公司,说明公司核心技术的硬科技属性、差异化竞争的有效性。  其二,结合行业竞争格局、龙头企业近三年经营情况,进一步说明公司预测未来四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的合理性和审慎性;同时结合公司报告期持续亏损、净资产大幅下降等情况,说明公司经营能力的可持续性。  知名教授创业 获明星PE加持  在语音技术领域,思必驰是一家明星创业公司,其创始人也是AI领域的知名人物。  2007年,高始兴和俞凯在英国剑桥科技园成立了思必驰,旨在为教育领域提供语音技术服务。之后,创始人高始兴回国将思必驰落户苏州。  官网显示,高始兴现任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AIIA)总体组副组长/理事会副理事长,江苏省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JAITISA)理事长,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理事会副理事长,苏州工业园区人工智能产业协会会长。  俞凯现任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并担任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学术和知识产权组组长,中国语音产业联盟技术工作组副组长等职务。  知名教授创业,也获得众多PE资本的青睐。企查查显示,思必驰进行了12轮融资,获得阿里网络、启迪创新、苏州联想之星、元禾控股、深创投、北汽产投、富士康等知名PE和产业资本的投资。  征战AI大模型 三大场景快速落地  在折戟科创板后,思必驰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AI大模型。  今年1月14日,思必驰宣布完成5亿元融资,本轮融资由知名产业基金、国资平台、私募基金共同参与。思必驰将围绕“云+芯”战略,持续加速垂域大模型(DFM-2)与全链路对话技术在汽车、IoT等智能终端领域及会议办公、金融等行业场景的规模化落地,助力产业智能化升级。  思必驰还表示,过去几年,思必驰专注端到端的人机对话,场景应用驶入“商业化快车道”,围绕会议办公场景、智能汽车、智能IoT等领域,构筑了系列“标准化软硬件”产品力与“规模定制化”能力,公司营收一直持续增长。  今年2月7日,思必驰1+N中枢大模型助力上汽通用五菱与DeepSeek完成深度融合,并首次实现上车应用,宝骏享境成为行业首个完成实车装载车型。基于中枢大模型强大的工程化能力和支持专业模型热插拔的特性,思必驰天琴语音助手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实现DeepSeek接入落地。  思必驰表示,公司结合全链路对话技术,构建了分布式大模型智能体系统,即“构建可靠性优先的1+N分布式智能体系统:1个中枢大模型+N个垂域模型及全链路交互组件组成全功能系统”,以任务型交互为核心,结合智能硬件感知优势,构建垂域大模型和中枢大模型系统,服务企业客户。


(责编:admin)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